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医院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常见疾病 
 健康概论 
 
  大学生常见疾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常见疾病
 
大学生常见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类型是普通感冒,俗称其为“伤风”。

(1)病因:多由病毒引起,细菌、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感染也可见到。

(2)传播途径:病毒可由飞沫传播,也可由接触到病人的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3)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可有流鼻涕、打喷嚏、咽干痒、声音嘶哑。重者有咽痛、体温升高、全身乏力、头痛。如为病毒感染,大部分病人可于3~5天左右逐渐痊愈。如为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则症状较重。咽部充血,扁桃体可有充血,鼻咽分泌物较多,部分病人结膜充血、流泪、颌下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白细胞(WBC)下降或正常,细菌感染则增高。 WBC(4---10*109/L)

(5)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早睡早起,改善饮食,避免过劳和受凉;勤洗手,讲卫生,室内通风换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与病人接触。

(6)治疗措施: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劳。

对症治疗:退热、抗感染、抗病毒等。

2 鼻窦炎

鼻窦炎是感冒或流感后继发的细菌感染,由病原体经鼻粘膜侵入鼻旁窦引起的鼻旁窦化脓性感染。鼻旁窦共分为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四对。

(1)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流浊涕。当感冒或流感后出现说话嗡嗡声,流浓鼻涕,提示病情已发展为鼻窦炎,不同的鼻窦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① 额窦炎:白天症状轻微甚至无感觉,晨起鼻涕多,浓涕流净,鼻塞才消失。

② 蝶窦炎:常感头重脚轻,夜间无症状,当低头伏案鼻塞加重,擤涕才可流出。

③ 筛窦炎:两眼眶之间胀痛,头痛头胀,鼻塞常不明显,鼻涕不易流出。

④上颌窦炎:浓涕积聚多,说话嗡嗡声,鼻音很重。白天站立时浓涕不易流出鼻塞轻。晚上卧位窦口倾倒,浓涕流出,鼻塞加重甚至鼻腔不通气。

(2)辅助检查:放射线检查

(2)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 急性气管、支气管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的感染,物理或化学性的刺激,以及过敏反应所造成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称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临床表现: 开始可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或伴发热。继而出现咳嗽、痰少,痰变稠或呈脓性,夜间、清晨、遇冷时咳嗽加重,或伴有喘息或哮喘。

(2)辅助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高。X线检查: 肺纹理增强或紊乱

(3)治疗措施:适当休息、多饮开水、防止吸入刺激性气体;退热、解痉、化痰、抗感染等治疗。

4 肺炎

包括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1)临床表现:以冬、春交替季节多见,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酗酒史。通常急性起病,以高热(呈稽留热)、寒战、咳嗽、血痰和胸痛为主要特征。也可有呼吸急促、紫绀、呼吸困难等。病程同时可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2)辅助检查: 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肺叶内有片状浸润影;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治疗措施:卧床休息、保暖、补充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退热、吸氧、镇静、止咳、化痰、补液;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轻症选用红霉素,重症选头孢菌素。

二、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1 胃炎

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包括急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和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1)诱因:不良饮食(酗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高盐饮食、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某些刺激性食物反复损伤),不良的环境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气候变化诱发或加重等因素。

(2)临床表现:轻度急性胃炎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个别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较重的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

轻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症状的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3)预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按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行的食物和药物,避免大量饮酒,避免腹部受凉。

(4)辅助检查:纤维胃镜

(5)治疗措施:常用药物有胃酸分泌抑制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 、胃动力药物(吗丁啉)、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应用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2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诱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原因。紧张、焦虑、忧伤、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诱发溃疡。

(2)临床表现:上腹痛,多为灼痛,也可为钝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疼痛部位位于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右。

十二指肠溃疡腹痛特点:中上腹或偏右,餐后2-4小时,进餐或服用抑酸药物后缓解。空腹痛、夜间痛。

胃溃疡腹痛特点:上腹中部或偏左,餐后0.5-2小时出现,下次餐前已消失。

(3)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长期慢性胃溃疡转化为恶性肿瘤机会较大,所以应当积极治疗。

(4)辅助检查:纤维胃镜

(5)预防: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时进食,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害的药物。

(6)治疗措施: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常用药物:胃酸分泌抑制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保护胃粘膜药物(硫糖铝、枸橼酸铋钾);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等。治疗方案:一种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加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予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3 胆囊炎与胆结石

(1)临床表现:①急性胆囊炎:通常在夜间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突发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发热、呕吐等症状。②慢性胆囊炎:与急性相似,右上腹痛、压痛、Murphy征阳性。

(2)辅助检查:超声诊断

(3)预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掉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荤素搭配,避免暴食,晚餐清淡饮食避免过饱,以免刺激胆汁过度分泌,导致高度浓缩;多饮水、多食偏碱性食物,以免在酸性环境中析出胆汁。

三、泌尿系统疾病

1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简称尿路感染,是指由各种病源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感染)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

(1)临床表现: ①膀胱炎及尿道炎: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一般无全身症状。②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和腰痛外,还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全身疼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以上。③慢性肾盂肾炎:表现复杂,病情反复,长期持续发展可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

(2)辅助检查:尿常规出现白细胞、潜血、蛋白尿提示可能存在上尿路感染;单纯出现白细胞提示可能存在下尿路感染。

(3)预防: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换内裤、勤清洗外阴。尽量避免尿路器械使用。

(4)治疗措施:治疗上可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常用药物为喹诺酮类、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2 泌尿系结石

(1)临床表现:主要特点为活动性血尿和疼痛。疼痛位于腰部或中下腹部。有肾区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压痛。疼痛或轻或重,可间断、持续、阵发,典型的肾或输尿管的绞痛,有时可放射到下腹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输尿管末端结石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如结石阻塞尿道出现排尿困难、尿中断。长期存在的尿路结石可导致继发尿路细菌感染。

(2)辅助检查:超声波或X线腹部平片:可见到结石的大小、形状及结石的部位;尿常规:可见到红细胞,如有脓球,一般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3)预防:大量饮水并尽可能饮用软化水,保持尿量在2500~3000ml;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谷类和膳食纤维。

(4)治疗措施:予以止痛对症处理、手术治疗或超声波碎石等。

四、女性常见病

1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生长繁殖引起的,滴虫也可侵入尿道、膀胱。

(1)传染方式:直接传染—性生活传播;间接传染—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径传播。

(2)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有时为乳白或黄白色稀薄液体、或为脓液,分泌物多时可流出引起外阴的刺激症状,如瘙痒、疼痛,严重时尿频、尿痛等。

(3)治疗措施:全身及局部治疗(甲硝唑—灭滴灵, 0.5%醋酸、高锰酸钾),性伴侣要同时治疗。

2 霉菌性阴道炎

由念珠菌(85%~90%为白色念珠菌)侵犯外阴、阴道和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致的炎症过程,发病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

(1)病因: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抗菌素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可使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时亦可引期感染。存在于口腔、肠道、阴道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以相互传染,在局部环境适合时发病。

(2)传染方式:与滴虫性阴道炎相同 。

(3)临床表现:外阴奇痒难忍,夜间加剧,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或白色凝冻状,急性期可见到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但很快又被白色膜状物覆盖。

(4)治疗措施:及时停用广谱抗菌素或激素; 勤洗内裤,用过的毛巾、内裤均应消毒;用小苏打水或洁尔阴外洗,阴道内塞制霉素片剂,外擦克霉唑软膏等。

五、常见皮肤疾病

1 痤疮

痤疮也称为青年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颜面、胸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症或结节等损害。

(1)病因: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形成毛囊口角化栓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除。

(2)临床表现:损害成多形性(粉刺、丘疹、脓疱、脓肿、囊肿)。好发于皮脂腺发达的部位—面部、前胸、后背。慢性经过,发育期开始,发育期过后自愈。

(3)预防:注意一般卫生、不用手挤压损害、常用温水、硫磺肥皂洗脸以去除油脂和黑头;少食脂肪和糖类,避免饮酒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咖啡、可可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治疗:局部用硫磺粉刺洗剂、5%硫磺霜或0.05%维生素A酸软膏,感染严重者可用抗生素软膏及全身应用抗生素。

2 荨麻疹

荨麻疹:是先天性过敏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1)临床表现:①主要症状是皮肤忽然瘙痒,起病急或伴有心悸,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风疹块,界限清楚,可溶合成片状,略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发红。 ②来得快走得快。发作多次,反反复复。 ③自觉症状有瘙痒和灼热感,刺痒有时剧烈,难以忍受。皮疹急性发作时也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厌食、腹痛、腹泻、发冷发热。④血常规示嗜酸粒细增多。

(2)治疗措施:寻找病因,尽可能去除一切可能因素,根据病情选择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内服扑尔敏、赛庚啶、严重者可选用肾上腺素和激素;局部可用含有止痒的洗剂如炉甘石洗剂。

3 体癣与足癣

癣是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的浅在真菌病---真菌感染,在皮肤病中居首位。癣依发生部位分为头癣、皮癣、足癣、手癣和甲癣。

(1)发病部位:①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胡须、掌、跖及腹股沟等部位以外之平滑皮肤上的癣。 ②股癣:一般发生于腹股沟、腹阴囊皱褶、会阴、肛门周围等处的癣,主要是从足癣传染所引起。

(2)临床表现: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丘疱疹,视病原菌而异。损害从针头到绿豆大小或更大,从中心等距离向外扩张,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而狭窄,中央有愈合倾向。好发于潮湿多汗部位,夏秋两季多见。边缘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3)治疗措施:首先治好自身的头癣、足癣、手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局部治疗为主:如克霉唑软膏、达克宁软膏等。对泛发性体癣可内服氟康唑、灰黄霉素。合并细菌感染时,选用抗生素。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4-201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校医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