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医院
   
 
  热点新闻
 
  艾滋病相关常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艾滋病专栏>>艾滋病相关常识>>正文
艾滋病基本常识
2016-11-15 16:11   审核人:   (浏览次数)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1、艾滋病概念 艾滋病(AIDS)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艾滋病相关症状,最后并发一系列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名称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该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大量吞噬、破坏CD4+T淋巴细胞,从而使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1)艾滋病病毒特性 根据毒株种类,HIV可分为HIV-1型和HIV-2型。HIV-1型是世界各地流行的主要病毒。HIV-2比HIV-1传染性低,症状比较轻,感染者存活期长。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为了存活,病毒需要进入细胞内繁殖。因而,首先检测的是病毒的抗体,而不是病毒本身;抗体表明一个人已经感染了HIV。①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不能单独生存,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液体中室温15天或37℃放置11天仍可检出活病毒。高温、干燥、通常使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如0.5%次氯酸、2%戊二醛、3%碘酒3~5分钟即可灭活,40%乙醇、6%过氧化氢可迅速灭活;56℃水浴20分钟或100℃即可灭活。此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②病毒基因变化多样,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③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④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等体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⑤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Y射线不敏感。

(2)传染源 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体液接触传播、母婴途径。

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HIV的性传播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性伴侣数、性伴侣的感染阶段、性传播疾病与生殖器局部的损害程度、性交方式及保护措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体液接触传播(1)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2)输入含有HIV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3)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4)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医疗器械,如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的口腔科器械、妇产科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灸针等。(5)其他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洞、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哺乳传播给婴儿。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4、发病机理 HIV的感染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恶性肿瘤等。HIV一旦感染,将终身带毒,无论治疗与否,或迟或早都可能发展为艾滋病。

5、艾滋病的主要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2)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3)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如肺结核、肺囊虫肺炎 、多处皮肤水疱或红疹 、毛状口腔粘膜白斑病 、鹅口疮 (口腔念珠菌病)、 视网膜损烂、 痴呆症或脑病变、 卡波氏肿瘤 (紫色斑块) 、淋巴癌、肝癌、肺癌。

6、实验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计数降低,常发现尿蛋白。

(2)免疫学检查:T细胞绝对计数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下降〔正常(0.8-1.2×109/L),CD4/CD8﹤1.0〕。

(3)血清血检查 : HIV抗体(ELISA、WB)或HIV抗原出现阳性。

二、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相应症状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到严重破坏,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候就称艾滋病人。

三、何为窗口期、潜伏期

窗口期: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在两周至三个月后才可以检查出HIV抗体。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HIV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潜伏期:感染上HIV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

在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HIV抗体。但在血液、体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已含有艾滋病病毒,所以无论窗口期和潜伏期都具有传染性。

四、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等。

3、礼节性接吻                      6、公用马桶、浴缸

4、拥抱                            7、蚊虫叮咬

5、握手、打喷嚏、咳嗽              8、纸币、硬币、票证

五、艾滋病的危害

1. 对患者自身的危害: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2. 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3.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六、艾滋病预后

1.无症状长期稳定:见于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好,且未出现病毒耐药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也见于感染后长期不进展者。

2.致残:部分患者因并发症未能治愈,可能导致失明或其它器官功能障碍。

3.死亡:见于晚期患者,未及时抗病毒治疗,常死于并发症或药物的副反应。

七、艾滋病预防

1、传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程序,避免职业暴露。

八、我们如何预防艾滋病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要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机构检查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感染的机会。

10、防止母婴传播,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

九、艾滋病8种错误认识

1、错误认识一:【感染HIV就是艾滋病AIDS患者】

HIV即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后,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才会发展为艾滋病(AIDS),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2、错误认识二:【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有些会在短短几个月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谨遵医嘱、坚持有效治疗,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可以缓慢,延缓发病时间,有效延长感染者寿命。

3、错误认识三:【只有滥交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才会感染HIV】

在我国, HIV感染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985年-2005年间,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

4、错误认识四:【同性恋=艾滋病】

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男同性恋中较为流行,原因是男男性行为的特殊性更易导致粘膜破损和病毒传播。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并无关联。而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5、错误认识五:【被蚊虫叮咬可能感染HIV】

被蚊虫叮咬不会感染HIV。

6、错误认识六:【安全套防不住HIV】

WHO指出,有证据表明,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防护率达85%以上。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完全可以有效隔绝病毒、大幅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当然,最安全的还是避免多个性伴侣、一夜情等高危性行为,否则就算使用了安全套,保险起见也应该进行检测。

7、错误认识七:【通过网购试纸、献血等就能检测HIV 】

网络购买的试纸很多,没有质量保证,不能完全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而为检测HIV而进行献血不仅有悖献血的无偿性,同时也是对血液使用者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事实上,目前很多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可提供HIV免费检测,检测结果只限于承担检测工作的医务人员知晓,不必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

8、错误认识八:【 HIV 携带者不能要孩子】

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携带HIV的孕妇如果和医生积极配合,采取正确的药物和治疗,帮助胎儿抵御HIV,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者如果用母乳喂养可能会将HIV传染给孩子。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4-201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校医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